改革开放40年·走进市北丨偏远之地崛起新城,站在新起点蓄力“再出发”!

青岛早报 2018-11-22 17:40:52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越来越美好

原标题:改革开放40年·走进市北丨偏远之地崛起新城,站在新起点蓄力“再出发”!

对市北区而言,排名前列代新城来自浮山后新区,开创了一个40万人的密集型超大社区城中城;第二代新城则是新都心崛起。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双山、小水清沟、大山、保儿这些当年破旧的城中村已经不见踪影,相继崛起的新建筑组成了青岛的“新都心”。

这两代新城的建成,展现出市北区改革开放40年来的蝶变与崛起。市北区正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以不可阻挡之势奔向明天。

回忆

40年前除了平房就是庄稼

1978年是改革开放的排名前列年。这一年,王梅刚在大山村出生。在王梅刚的记忆中,他家周围双山、保儿、小水清沟、大山这几个构成后来“新都心”的村庄,在上世纪80年代的状况大同小异。现在“新都心”几个大字就耸立在双山山坡上,这里也成为“新都心”的核心区域,凯德MALL、万科城都聚集在此。

新都心建设之前的双山村一带。青岛市档案馆提供

双山山坡上树立着“新都心”几个大字。记者 赵健鹏摄

“当时这几个村庄中间只有一条台柳路,还是坑洼不平的土路,周围能看到的除了平房就是庄稼。”王梅刚说,他上小学4年级时,还在家里一块自留地里种过白菜。由于村中经济单一、副业少,村民完全靠种地为生,村民们居住的房屋大都是破旧低矮的砖瓦平房,甚至还有草顶屋,有的土墙草房甚至有上百年的历史,几代人挤在里面居住。“现在我们这里有了凯德MALL等一大批购物中心,吃喝玩购要啥有啥,可我小时候村里只有一个小卖部,只有火柴蜡烛之类的生活小件供应,要买双布鞋都要步行到水清沟,然后再坐车去街里买。”王梅刚说。

蝶变

改革开放让村民富了起来

改革开放后,各村都成立了集体产权公司,农、工、商均有一定程度的规模,锅炉厂、牙膏厂、砖瓦厂、红肠厂等村办企业相继开工。王梅刚的父亲在1990年到村办锅炉厂上班,当时橡胶厂、卷烟厂的锅炉都是他们村办锅炉厂给更换安装。这期间,村民们的生活有了不少改观,茅草屋已不复存在,富起来的村民有的还盖起二层小楼。片区崛起的契机源自于旧村改造,2007年,王梅刚所在的大山村作为城中村启动拆迁改造,村庄原址建起大山宝城新社区。王梅刚和村里老老少少都搬进窗明几净的新家,他分到一套100多平方米的三居室。新建小区里配建有幼儿园、农贸市场、医院、居民活动中心。“村里老人不种地了,每月都能领到养老金,生活吃穿无忧。”王梅刚告诉记者。

崛起

昔日城中村今变新都心

2009年,知名房企万科集团拿下包含青岛双山南山及308国道以北的6处地块。几个月后,当时的四方区政府排名前列次面向社会各界明确提出了“青岛新都心”的概念。经过5年的开发建设,双山下的万科城成为附近的地标项目,先后推出阿姆斯特丹街区、东京街区、多伦多公园、CIMO社区等多个组团。2012年5月18日,青岛新都心项目签约暨集中开工仪式在原四方区核心商务区隆重举行。此次仪式上,万科广场、鸿府国际大厦等5个项目集中开工,开工面积约54万平方米;海尔智能产业园等6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约102.5亿元。

从2012年大项目签约开工到现在,彼时的旧村庄已经破茧成蝶,繁华涌现。万科地产、保利地产、中海地产、海尔地产、海信地产等项目纷纷入驻,凯德MALL、居然之家等商业资源在此集聚,地铁3号线穿行于此,让新都心华丽转身为一个集住宅区、写字楼群、购物商场、家居商城等于一身的新城。

双山南侧的新都心片区高楼林立。记者 赵健鹏摄

展望

打造创新资源集聚片区

“我们通过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设等举措,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快速发展,强化高新技术产业对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带动和支撑作用。”市北区人大副主任、市北区创新资源集聚示范片区党工委书记陈玉峰说,新都心不仅是市北区高点定位、高标打造的现代化商务中心、商贸中心和居住中心,更是高端创新要素、商务要素和人才要素加速汇聚的创新资源集聚片区中心区。目前,新都心片区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已达200余家,涉及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轨道交通、橡胶化工、智能电网及新材料、节能技术等多个领域。其中,产值过亿的企业有19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6%。下一步,新都心将利用片区范围内企业、楼宇、未开发利用土地等各类资源,加大产业招商力度,优化片区产业布局,实现片区创新资源聚集和良性发展。

书记访谈

站在“新起点” 蓄力“再出发”

市北区委书记 郑德雁

市北区由原市北区、台东区、四方区几经整合而来,走过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至2018年,人口已由1978年18.5万增至108万、面积由7.1平方公里增至65.4平方公里,辖22个街道办事处,137个社区,海岸线17.8公里。改革开放以来,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全区人民,探索实践出一条符合区情实际的经济社会发展新路。

“新起点”机遇挑战并存

市北区委书记郑德雁认为,历经40年改革开放的洗礼,市北站在了更加自信的“新起点”上,而这个“新起点”既有机遇也有挑战。郑德雁表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的成功举办,让青岛成为了国内为数不多的峰会城市,军民融合示范区和上合组织地方经贸示范区稳步推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5G等产业技术蓬勃发展,这些都为市北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挑战在于,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复杂多变,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很大,区内干部队伍思想观念有待于进一步解放。总体来说,机遇大于挑战,市北将站在“新起点”,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立足于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发展大局和时代大潮,谋划新思路、思考新办法、找出新对策、推动新发展。推进军民融合示范区和上合组织地方经贸示范区建设,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不断提升城市生长力,加快建设主城核心区,为山东高质量发展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展现市北的担当和作为。

打造城市功能核心区

市北区立足自身区位、产业优势,将支撑点精准定位在“五大中心”的打造上。一是湾区现代服务中心。推进青岛国际邮轮港规划建设,高标准打造国际港城、人文都心,培育以体验、金融、创新三大板块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二是先进智慧产业中心。开展招才引智工程,推动城区综合经济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迈上新台阶。到2021年,力争实现全区生产总值突破1000亿元的目标。三是创新要素集聚中心。强化创新创业政策引导,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环境,有效集聚各类创新技术、人才、资金和服务,建成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创新创业载体。四是城市绿色发展中心。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持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实施智慧引领战略,推进“区域管理网格化、全区统筹信息化、公共服务精准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五是主城人文生活中心。完善教育、医疗、文化、养老、住房、健康等现代服务体系,让生活在市北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城市的温度和厚度。“五大中心”的建成,是主城核心区功能的具体体现,进而谱写市北区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再出发”建立主城核心区

对于改革开放“再出发”,市北区将围绕城市生长力的具体内涵,聚焦改革创新“排名前列动力”。壮大经济实力,做大经济规模,做强服务经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市北区实现高质量发展;增强产业活力,以产业链和创新链协调发展为途径,发展智力密集型产业集群,推动区域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提升城区魅力,坚持绿色发展、有机更新,打造紧凑城区、宜居城区和智慧城区,提升城区环境质量和竞争力;凝聚社会合力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水平,构筑城市精神家园,建设民主法治城区,调动起一切积极因素建设市北、发展市北,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创新治理能力就是要深化改革创新,强化“互联网+”“标准化+”应用,大力实施放管服等体制机制改革,构建平台化、扁平化、高效化的管理机制,努力实现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较高、环境较好,更好地满足城区居民和企业的多样化需求。让生活在市北的居民、让创业在市北的企业每天听到城市生长变化的声音,感受到城市蓬勃向上的力量,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愿景。

新都心已经成为一座新城。记者 赵健鹏摄

新闻链接

偏远之地今成超级社区

21年前,浮山新区还是一片瓦房和农田;21年后,已然成为一个崛起的新城。浮山新区已由当年偏远荒凉之地,华丽变身为容纳40万居民的超级社区,也成为了改革开放40年来青岛市民居住环境和居住理念变迁的见证。现在的浮山新区原来主要是浮山后村、埠西村等一些村落及村里的农田。改革开放以前,这里的村民主要靠种田为生,住的多是低矮的瓦房,道路都是土路。由于地势比较洼,一到下雨天道路泥泞不堪,不少人家都倒灌进雨水,居民生活条件较差。

在浮山后的建设历史上,1997年1月14日是一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这一天,该片区正式破土动工,揭开了浮山后开发建设的序幕。2000年,市政府做出了加快浮山新区统一开发建设的决定,这个片区也有了新的名字:浮山新区。根据规划,浮山新区规划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东起海尔路,西至福州路,南起银川路,北至黑龙江路和株洲路。很快,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片区的面貌发生了明显变化。但作为浮山新区的排名前列批住户,栾翠竹坦言,她所分的房子位于浮山后六小区,是全新的单元房,当时少有的缺点就是地角偏,因为周边几乎没有任何配套,每周末挤公交到市区采购,成为那时浮山新区居民们的常态。

2007年,市北区浮山商贸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从此,作为青岛较大居民区的浮山新区配套日渐完善,商圈的雏形也开始初具规模。此后,浮山新区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银川西路、辽阳西路、合肥路等主干道的修建,提升了片区的交通条件。易初莲花、合肥路佳世客等商超纷纷在此布局,让居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宁安路小学、桦川路小学、富源路小学、同安路小学、青岛六十五中学、青岛市第二实验中学等一批中小学云集,完善了片区的教育配套。齐鲁医院、市妇儿医院等优质医疗资源齐聚,则让片区的居民不用出远门就可解决寻医问药的需求。经过20多年的发展,“浮山后”已从一个许多老青岛人看不上的农村地角,华丽变身为容纳40万居民的超级社区。

浮山新区已经崛起为超级社区。记者 赵健鹏摄

市北区大事记

●1978年9月12日,市北、台东、四方区各管区革命委员会改称街道办事处。

●1980年11月,即墨路小商品市场成立,是全市较大的小商品市场。

●1983年9月26日,山东路工程竣工,这是青岛解放以来建设规模较大、标准较高、质量较好的公路。

●1992年12月19日,青岛科技街成立,到2008年,街内业户1370家,从业人员2万余人。

●1994年5月12日,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将市北区、台东区、四方区的吴家村、错埠岭两个街道及崂山区李村镇的杨家群等5个行政村合并,成立新的市北区。

●1998年10月17日,市委、市政府在浮山后新区举行棚户区居民入住仪式。

●2000年6月15日,青岛市较大的城市居住新区——总面积达12平方公里的浮山新区规划方案正式审批。

●2009年,以旧村改造为契机,青岛新都心规划正式提出。

●2012年12月1日,青岛市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市北区、四方区,组建新的市北区,原市北区、四方区的行政区域为新的市北区的行政区域。

●2015年5月29日 青岛邮轮母港客运中心建成投入运营,青岛邮轮母港正式开港,当年共计运营35个母港航次,接待出入境邮轮旅客3.2万人次。

●2018年11月17日,上合+数据互联互通平台启动暨浪潮(青岛)大数据产业园奠基。

来源| 青岛早报首席记者 赵健鹏 通讯员 李怡琳

编辑| 西西

校对| angse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