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发展20人论坛2024’春季会议”成功举办

搜狐焦点青岛 2024-03-04 11:48:26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青岛实践”

日前,“青岛发展20人论坛”与青岛广播电视台“蓝睛智库”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青岛实践”这一主题,联合举办了2024年春季会议。此次活动得到了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委常委、副市长王波出席会议,市委宣传部、市工信局、市委研究室、市政府研究室以及市社科联、科技局、自规局、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来自青岛市城市经济学会、生产力学会、太平洋学会和城乡规划协会的专家学者就“中国式现代化的青岛实践”这一主题进行了回顾和展望。同与会人员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

青岛发展20人论坛轮值主席山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副理事长宋军研究员主持会议。

专家们认为,党的二十大做出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部署后,全国各地自觉用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一步一个脚印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开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地方实践。在这个伟大进程中,青岛坚持走在前、开新局,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要求,从青岛实际出发,深入探讨特大城市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上应该做什么和怎么做,对于青岛更好的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作出青岛表率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青岛实践的回顾与展望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常务理事陈维民教授从“回答什么、做对了什么和未来还应怎么做”三个方面,对“中国式现代化的青岛实践”进行了全景式的回顾和展望。

他认为,在中国式现代化地方实践中,青岛要回答好特大城市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什么是特大城市?因为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和重点难点,集中在城市,特别是超大、特大城市发展当中。我国的超大特大城市全部是国家或区域中心城市,大部分是经济总量过万亿的城市,也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最高的城市,因此它们是我国全面建成现代化国家的第一梯队。作为中国特大城市,未来青岛主要是和这些城市“比高低”、看贡献。

这些年青岛做对了什么?讨论青岛做对了什么,首先要看这些年来中央和总书记都提出了什么要求、作出了什么部署,青岛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上跟的是否紧、落实的是否有力。认真梳理这些年青岛市的重点工作,青岛在五个方面有了突出变化。

一是努力克服安于现状的新的“红瓦绿树综合症”,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摆脱四平八稳的状态,在全国全省发展中勇挑重担,以时不我待的精神走在前、开新局。全市上下进位争先的气氛越来越浓厚使青岛这些年来保持了较好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

二是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当中把握好“质”和“量”的关系。在第一梯队中进位争先。围绕到2035年人均GDP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积极推进青岛的发展量质齐升。2022年青岛的人均GDP达到21000多美元,在超大特大城市中排第八位。

三是在高质量发展当中找准方向,全面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在厚植新质生产力上精准发力。目前青岛的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已从2017年的20%上升到2022年的29.5%;“四新经济”占GDP比重已经达到34.2%,比5年前提高了10个百分点;新经济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经连续两年高于50%。

四是用好一切有利条件,用足所有国家政策,以改革增活力,以开放促发展。无论是青岛自贸片区在开放制度创新上大胆试大胆闯,还是上合组织示范区建设“四个中心”三年全面起势,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五是以人民为中心,使改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惠及广大人民。

关于青岛未来还应该怎么做,陈维民提出,青岛要着眼于更高质量的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更高效能的治理、更高品质的生活,在以下五个方面发力:

1.在实现量的合理扩张与质的有效提升上奋发有为,为全国、全省发展做出特大城市应有的贡献;

2.在抢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制高点、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变革上率先突破,成为我国新质生产力高地;

3.在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上趟出新路,以现代化都市圈建设推动城乡融合、区域协同;

4.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全面发力,努力打造制度优势突出、营商环境卓越、全方位开放、技术资本人才集聚的创新热土、开放前沿;

5.在特大城市治理现代化上创造经验,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建设宜居、韧性、智慧的特大城市,优化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特大城市治理效能。

他建议,青岛应该把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领军城市,新质生产力优势突出的创新城市,智慧绿色韧性的未来城市”作为未来发展的新目标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青岛经济增长

中国生产力学会常务理事雷仲敏教授着重就“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目标的青岛经济增长”与大家分享了他的研究成果。

他首先对青岛到2035年和2050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到2025年,青岛GDP总量将达到16590亿人民币,年均增速为6%,人均GDP为2.3万美元;到2035年,在人口1200万、汇率为6.89-5.1情况下,经济总量将达到24500亿人民币,年均增速为4.6%,人均GDP为4万美元;到2050年,在人口1300万、汇率为5.1-4.4的情况下,年均增速可能为3.3%,总量将达到40000亿人民币,人均GDP达到7万美元。这预示着,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青岛实践中,青岛在发展速度上会继续保持领先全国、全省的发展态势。

雷仲敏教授又从需求结构、生产要素产出弹性、动力机制转换等角度,对当前青岛经济增长的结构性缺陷及差距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从2000年以来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青岛总体上还处于依靠投资拉动的阶段,消费对增长的贡献率“十三五”以后开始增强,但出口一直没有提振起来。

分析青岛“十五”至“十三五”期间不同生产要素的产出弹性系数变化可以发现,土地和资本要素对产出的重要性呈逐期下降趋势,劳动力要素在“十二五”占据主导地位,至“十三五”又回归常态,而技术要素对产出的重要性在“十三五”大幅提高。这说明青岛的转方式、调结构已经收到成效。

他认为,纵向比较青岛经济增长的积极变化已经显现。但横向比较,青岛与其它超大、特大城市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从三大需求对增长的拉动力与深圳和宁波做比较可以发现,消费和出口对深圳经济的拉动作用比较强劲,而青岛则主要表现为投资拉动,宁波的情况比青岛稍好一些。

进一步分析青岛与国内14个主要城市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每万家企业拥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等要素利用效率上的差别,除了全社会劳动生产率青岛在15个城市居中游,其他都在10位以后。而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万企拥有高技术企业量这些指标,反映的恰恰是一个城市的科技实力、创新水平与发展后劲。这些状况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改善,青岛必将在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逐渐衰落。

他建议,青岛作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第一梯队,在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必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主导战略,这既是青岛的使命担当,也是青岛面向未来的根基。在当下,这种高质量发展主要表现为以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线,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全面深化改革为根本动力,实现青岛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一是要大胆解放思想。因为从机械化、自动化的大工业生产转向智慧、智能、智力生产是一次革命性跃迁,它需要我们解决“能不能”、“敢不敢”、“行不行”的问题;需要有一个公平、公正、包容的社会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群体创新创造创业的积极性。建议青岛市尽快研究提出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加快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突破方向、主攻目标和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战略。

二是要全面深化改革。深化产业治理领域中的体制改革,促进先进制造业立法需要加快推进,推进两化两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深化区域协调领域中的体制改革,解决好青岛在现代化过程中科技创新的引领地位和与周边地区的协作分工到底应该怎么处理;深化对外开放领域的体制变革,推动自贸区、上合更高水平开放。

三是要抓住重点领域提前布局。加快发展数字产业。要强化数字基础设施、数据发展环境、数字技术产业、数据融合应用、 数据要素市场建设,进一步提升“资源化处理—资产化交易—场景化应用”价值创造能力,加快培育数据资源汇聚在与算力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新业态”和“新模式”;大力培育人工智能产业。将智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为重点,推进全社会智力系统的开发建设。发展通用大模型和垂直领域大模型,打造全国算力成本洼地和模型输出地。探索建立新型算力中心,优化提升算力供给能力,打造人工智能高地的关键基础设施;重视和发展生物科学,抢占生物产业发展前沿。

四是全力抢占和布局五个未来发展场景,即未来海洋、未来制造、未来交通、未来家居、未来健康。这五个未来场景我们青岛都有相关研究和相关龙头企业,特别是在未来海洋、未来家居上,我们拥有可以无限升级的产业基础。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青岛如何发挥金融创新作用

青岛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刘晓曙指出,近年来,青岛全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践,金融事业也进入了发展新阶段。从这五年来看,青岛市信贷规模总量稳定增长,截至2023年末,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达30147亿元,相较于2018年信贷规模基本翻番,有力支持了青岛的高质量发展。信贷规模扩大的同时,青岛的贷款质量不断向好。企业贷款平均利率现在是3.87%,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不良贷款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同时,青岛金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下大力气支持与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和社保等相关的公共服务要求,在提高金融覆盖面、普惠性和促进城镇转型上有所作为。自2020年起,凭借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余额同比增速等五项指标的大幅度提升,连续两年入选全国金融创新示范区。在金融支持绿色发展方面,成功获批全国首个绿色城市试点和首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后,立即出台了《碳金融发展2023—2025年的三年行动方案》。截止到2023年底,青岛绿色信贷余额超过4300亿,同比增速为27.1%,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5.4个百分点。我们预测,到2025年底全市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将突破150亿,绿色贷款余额将突破6000亿。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我国金融领域各种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有的还很突出。落到青岛市金融业来看,主要矛盾集中在金融结构上,表现为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传统金融与新兴金融的不平衡不充分。截止到2023年年末,青岛市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是1:6.35,全市融资结构仍以间接融资为主。

在科技金融方面,针对融资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还有待加强,全市专门为科创企业提供贷款服务的科技支撑业务还不成熟,银企信息不对称这个问题一直存在,保险市场对科创融资也不够,缺乏一些适配产品。另外,创投风投投资倾向于头部企业和安全边际较高的项目,“风投无风险,风投不风投”现象比较严重。

从金融支持绿色发展看,青岛第一大碳排放源是化工、钢铁、石油、炼化,占总排放量的50%左右;第二排放源为建筑行业,占比30%。青岛的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耗依赖性较强,绿色低碳转型任务紧迫,这需要大量资金支持。但青岛的绿色金融与全国情况基本一致,还是为纯绿或纯绿的项目资金提供比较充裕,但支持低碳转型的资金较少,存在融资难现象。

在发展数字金融方面,青岛存在严重不足。我市数字金融的业态主要集中在移动支付领域,虚拟货币、智能投约、区块链等业态很少。在2022年全球金融科技中心城市报告中,北上深、杭州都位居排行榜前十名,而青岛未进入前50。

如何推动金融发力中国式现代化的青岛实践?刘晓曙建议:

1.在改善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结构方面。进一步优化创投风投发展生态:一是利用GP和LP基金和项目双向路演平台,组织更高规格的创新创业路演大赛;二是通过核心企业衍生项目,吸引更多知名创投机构入驻,打造项目园平台;三是通过基金公司引带项目;四是重点发展种子期和初创期的投资企业,建立天使投资平台和俱乐部。

2.在发展新型金融、科技金融方面。一是完善支持科创企业风险分担机制,发挥政府对担保机构的风险分担作用,弱化盈利考核导向,突出服务实体经济的考核内容,积极探索投保带单联合机制,推动风险共担和增信服务。二是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基金杠杆作用,对基金返投比例、让渡收益我们可以让的更大一点。

3.在绿色金融方面。一是推动转型金融的发展。当前人民银行正在编制转型金融的目录,这个目录包括煤电、钢铁、建筑建材、农业在内的四个领域。可以积极鼓励辖区商业银行以转型金融支持目录为指引,及时调整对高碳行业和企业低碳转型的信贷政策、风险管理、激励约束等,督促企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二是加大转型金融供需匹配的渠道建设。对于高碳企业的转型金融需求,政府可通过产融合作平台,实现政府资源与企业绿色需求的精准对接。

4.在数字金融方面。数字经济时代是一个快速迭代的时代,我们不能什么都靠自己。蚂蚁金服入口处刻着这样一句话:“开放是解决不能的唯一途径”。发展数字金融我们只能通过开放的方式,把相关数字金融企业引进来,同时利用资本的催化和杠杆作用,吸引其他地区的优质企业入驻青岛。还应搭建一个数字金融产业联盟,把直接落地项目纳入联盟落地支持项目库,为这些项目提供更加便利高效的金融服务。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范式和青岛的选择

青岛市科技信息研究院院长王雨君研究员从三个方面向大家介绍了他的观点。

首先他提出,新质生产力已经重新定义新型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现在的工业化,已经进入应用智能的新控制技术、利用绿色新能源、加工先进的新材料、生产高端的新产品阶段,这就是新型工业化的底层逻辑。新型工业化最大的“变量”来自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即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对算力的巨大需求,又倒逼材料革命、能源革命。最近有关Sora的讨论很多,许多人认为不能把Sora仅仅看成是一个游戏、一个生成视频,它代表的是人工智能对物理规律和数据驱动的一种智力模式、智能模式。如果Sora再发展,2D视频变成3D视频,链接起3D打印与类脑智能技术,这将会形成什么样的生产链条?现在是生成视频,如果到了通用智能,并且AI能够生成AI的话,它会控制和改变多少制造系统?在人工智能驱动下,产业将加速跨界融合,形成集群协同创新的新格局。

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使我们越来越认识到,新型工业化已经超越十六大刚提出来时的含义了,而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内涵的智能、绿色、高端的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已经重新定义了新型工业化。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已经形成新的范式:科技创新引领+人工智能赋能+集群协同发展。

第二,他认为新型工业化未来的发展方向已经十分明确。

目前,整个制造业的结构已经非常接近一个变革的奇点,它的方向就是催生未来产业。工信部最近的文件已经大致描绘出未来产业的六大重点方向,贯穿六大方向的关键词就是“智能”。

——未来制造。发展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纳米制造、激光制造、循环制造,突破智能控制、智能传感、模拟仿真等关键技术,推动工业互联网、工业元宇宙、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

——未来信息。推动下一代移动通信、卫星互联网、量子信息等技术产业化应用,加快量子、光子等计算技术创新突破,加速类脑智能、群体智能、大模型等深度赋能,加速培育智能产业;

——未来材料。推动有色金属、化工、无机非金属等先进基础材料升级,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先进半导体等关键战略材料,加快超导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的创新应用;

——未来能源。推动核能、核聚变、氢能、生物质能等关键技术突破,打造“采集-存储-运输-应用”全链条的新型能源装备体系,研发新型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及相关电子专用设备,加快发展新型储能,推动能源电子融合升级;

——未来空间。聚焦空天、深海、深地等领域,发展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航、临空无人系统、先进航空器等高端装备,发展深海潜水器、深海作业装备、深海搜救探测装备、深海智能无人平台,推动深地资源探采、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极地探测与作业等装备研制;

——未来健康。加快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生物育种等前沿技术的产业化,推动5G/6G、元宇宙、人工智能等赋能新型医疗服务,研发融合数字孪生、脑机交互等先进技术的高端医疗装备和健康用品。

第三,他认为青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基础,未来应应重点在以下方向和产业突破。

依据当前青岛所拥有的创新资源、产业基础和头部企业等优势,他提出未来应在四大方向、12个细分赛道上发力。

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纳米压印光刻,磁性芯片,光芯片,太赫兹,MicroLED显示;

新能源新材料方面: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钠离子电池,第三代半导体材料;

生物医药方面:合成生物,细胞与基因治疗;

深海方面:海洋物联网,深远海养殖装备。

为了能够在未来产业新赛道上竞跑甚至领跑,他建议:

一要加快优化产业布局,围绕集成电路等复杂工业品和标志性产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与招群引链;二要加快发展人工智能,对接人工智能高地,建设更多的开放场景;三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以头部企业聚群链群,以集群化促进核心企业做大做强,拉动中小企业融入新赛道;四要重视培育市场占有率高的隐形冠军企业,作为迎接人工智能赋能的主阵地,率先实现品牌升级;五要大力推进国际化,以全球优质资源的配置推动未来产业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这是青岛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六要打造金融洼地和人才高地,舍得向人才投入、向成长性项目投入,敢于和未来“对赌”。

上合组织示范区建设的成效与面临的挑战

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张旭教授概况了五年了上合组织示范区建设取得的“五个成效”、面临的“五个挑战”,提出了建设上合组织示范区的“五点建议”。

他认为,上合组织示范区建设全面启动以来,作为国际多边框架下地方经贸合作样板,在推动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与文化交流、助推山东和青岛更好的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带动全省全方位开放的一个新引擎。

一是政策和管理体系日趋完善;二是空间规划和重点任务稳步实施;三是制度创新成为示范区建设的强大力量,推出66项制度创新案例,包括建立上合经贸综合服务平台,推动贸易+通关+物流+金融一站式综合服务;四是四个中心建设全面展开并取得重要进展;五是对全市开放发的促进作用开始显现。

他指出,当前上合组织示范区发展面临五个方面挑战。

一是在区域物流中心建设方面,物流中心的辐射能力相对不足。国家层面重点支持西安、重庆、成都、郑州和乌鲁木齐五大中欧班列枢纽中心,青岛从班列开设的路线、数量、箱数等和这些城市有较大差距。

二是在现代贸易中心建设方面,从全市看,上合示范区这五年的贸易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也低于全市对东盟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33%和27%的增长速度。上合示范区的服务贸易种类非常有限,主要在国际运输、建筑和工程承包等形式,金融服务、国际旅游等还处在起步阶段。

三是贸易便利化程度仍有待提升。上合示范区在程序简化、适用法律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但由于这些政策的变化涉及海关、发改、财政、交通运输、商务、央行等诸多省市级部门,协调起来非常困难。虽然推出了上合综合贸易服务平台,但是这个平台和国内、省内各类国家园区包括省级园区还没有有效连接,发布的跨境合作商品需求信息一是少,二是更新慢。

四是双向投资合作成效不明显。从经贸合作看,由于我们与上合其它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经贸需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产业难以有效对接。从双向投资看,五年来青岛在上合其它国家累计投资27.6亿,上合其它国家累计在青岛投资2.5亿美元。

五是科教合作层次有待提升。目前上合经贸学院主要是经贸人才、包括跨境电商的培训,与上合国家产业比较契合的石化、海洋、矿业工程、高分子材料、纺织服装、现代农业等还没有落地,青岛高校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在商旅文交流方面,主要是官方交流,企业、商协会的交流渠道比较少,活动也不多。文旅方面,除了俄罗斯,去上合其它国家旅游的都较少。

随着上合示范区前期建设基本完成,后期的主要任务就是如何更好的发挥上合组织示范区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的作用。张旭建议,下今后应从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运作转移,突出抓好四个中心建设。

1.聚焦“双核心”发展定位,提升国际合作新水平

一是以搭建“国际合作新平台”为核心,突破以“产业项目招商引资”为重点的传统园区发展路径,着力构建“战略平台+园区平台+功能平台+活动平台”的开放平台体系,促进国际国内各类要素在上合示范区平台上实现最优配置,提升贸易与投资服务能级。二是以“培育创新发展能力”为核心,围绕制度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构建企业、园区、政府“三位一体”协同创新体系。

2. 实施“两步走”战略,加快发展模式转变

第一阶段(2023年-2025年),全面完成上合示范区重大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建设,夯实未来发展基础。第二阶段(2026年-2028年),完成从“政府主导”向“市场化运作”方向转变,围绕制度创新、主体集聚、产业培育、深化合作,持续推进示范区发展,形成强大的集聚辐射功能。

3. 发挥区位优势,提升国际物流港集散功能

一是建设国际超级港工程,提升多式联运中心辐射功能,打造海陆空铁联动的物流枢纽;二是做大做强“上合快线”品牌,提高班列跨境运输规模与效率,争创国家级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三是提升境外仓储物流配套服务能力,完善国际物流供应链基础设施,着力打造上合商品物流基地。

4. 创新贸易模式,扩大国际经贸合作规模

提升上合经贸综服平台效能,打造权威性信息发布窗口;加快推进能源及大宗商品贸易,扩大特色商品贸易;支持各类外贸主体集聚发展,拓展服务贸易合作领域,申建“丝路电商”合作先行区,深化国际贸易模式创新。

5. 发挥比较优势,突出重点产业投资合作

建设好上合组织产业园区联盟,支持重点企业参与境外园区建设,鼓励民营企业到境外园区发展;深化传统产业产能合作,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建设上合国际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加强科教合作,扩大商务旅游文化交流。

区域协调视角下的济青经济带建设

青岛市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炳君研究员与大家分享了他关于区域协调视角下的济青经济带建设的研究成果。

张炳君指出,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体形态,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山东是典型的双核城市空间结构,当青岛从中心城市迈向都市圈发展阶段时,如何处理城市与城市之间、尤其是济青两个中心城市之间的关系就特别值得研究。

他首先从历史和地理的角度,分析了山东这种双核城市空间结构的成因及其必然性。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历史际遇,山东省自20世纪初开始形成济南为政治中心、青岛为开放门户的“中心—门户”式双核结构。改革开放以来,由于青岛先后被国家赋予沿海开放城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这样一些特殊地位,使青岛在经济总量、产业层级等方面和济南逐渐拉开了距离,因此在山东省数次调整区域发展战略中,“济南—青岛”的双核关系成为影响全省空间布局的核心因素,也是全省历次区域发展战略调整中力图解决的首要问题。但由于没有很好的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从经济联系、功能互补上研究并设计,因此济青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疏远,越来越呈现“划地为牢”的态势。这种局面直到“十三五”提出一体化战略后才有所改变。

区域协调发展背景下,济青如何实现协同发展?张炳君认为应从两者之间在经济上、功能上的差异性、互补性入手去研究。

首先,港口和铁路可以定义济南和青岛互相成就的基本关系。整体来看,青岛港的建设和远洋航线的拓展,使青岛与海外市场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胶济铁路连接青岛与济南,贯通了青岛和内陆的交通,在拓展青岛发展腹地的同时,也提升了济南的陆地枢纽地位,这是济南和青岛关系中最重要的。

其次,从产业结构、优势主导产业细分、进出口、消费、金融、科技、劳动力要素、土地利用等经济角度分析,青岛在农副食品加工业、酒饮料和精致茶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电机和汽车制造有绝对优势,铁路、航空航天器制造、食品制造、纺织服装有较强的优势。济南在医药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具有绝对优势,汽车制造方面有较强的优势。结论是济青制造业具有同质性又有明显的差异性,因此竞争与合作空间非常大。服务业方面青岛的优势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以及居民相关服务业上,说明青岛更有条件做消费中心城市;而济南具有较大优势的服务业要比青岛多,在科技、金融、信息服务方面比青岛更强一些,体现出较强的综合服务功能,因此更适合做综合服务中心城市。

他认为,山东实行“济青经济带”联动发展战略,可以借鉴同为“双城结构”的广东“广深协同发展”战略。为此,他建议:

1.编制《济青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联合实施方案,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对外开放、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突破。率先推动交通一体化,统筹推进济青间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农村公路规划建设有效衔接,建立外联内畅的综合交通网络。

2. 推进济青国资国企合作。在交通建设、产业协作、生态环保等领域加强两市各类产业发展引导基金合作,设立省级济青协同发展投资基金,支持两市政府部门联合设立投资专项资金。

3. 建立协作共兴的区域产业体系。加快山东半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推动青岛、济南高新区加强优势产业合作和创新资源共享,以“一城多园”模式共建济青科学城,逐步实现济青在省域内的产业和技术外溢。加快中国算谷、济南-青岛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发挥海尔、海信、浪潮等企业集聚带动作用,大力发展先进计算、新型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和高端软件等优势产业,创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实验区。探索设立济青跨市科技成果转化补偿基金,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地向研发地利益补偿机制。建立济青高层次人才共育共引共用机制,共创国家级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

4. 建设内联外通的国际物流通道。强化青岛、济南核心物流枢纽功能,加快济青既有通道建设,以畅通黄河流域循环为切入点,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沿黄陆海新通道。大力发展公铁水联运、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打造陆向辐射型物流战略支点。设立沿黄陆海新通道物流和运营组织中心。

5. 建立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网络。编制出台《济青协同发展区便捷生活行动方案》,建立便捷生活事项清单化管理制度和更新机制,推动两地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领域对接合作。推进济青轨道交通和常规公交“一卡通”设施改造,加快“青岛一码通”和济南“泉城码”数据联通,实现济青两地公交轨道“一码”通乘。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