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北京上海暴涨后 关于青岛楼市的三大猜想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近期的楼市可谓是烈火烹油,风起云涌。
上海楼市反弹、北京楼市反弹……仿佛一夜之间,进入了卖房市场。“万人摇号”“众筹打新”“二手房拍卖”等楼市奇观层出不穷,置业顾问与中介情绪饱满,高喊着“2021年,房价要涨了”,而购房者只能看着手中的钞票,开始担心能否在大涨前登上客船。
好在,伴随着燥热的行情,楼市调控也悄然而至。近日,深圳、上海、杭州等城市先后出台调控政策,来规范市场秩序。同时,为了体现政策的从紧从严,个别城市更是将打击“假结/离婚”摆上了纸面。
可是,政府的调控始终是一种外部干预手段,人们更担心的是,楼市近期所表现出的内热,究竟是虚火还是实打实的需求?这一波被浇灭的小火苗,会不会有复燃的势头,带来燎原的可能性?
其实,近期几个热点城市加大调控力度不仅仅是对市场进行干预,更是官方在释放一种信号:把房价上涨的苗头“扼杀在摇篮中”,稳定市场情绪和预期。
那么,青岛呢?
其实不难发现,青岛的房地产市场是有情绪的。毕竟被压抑了这么久,中介、开发商以及部分二手房东自然是希望这一波热度能够轮动到青岛。
如果说一线城市近一段的沸腾是在复刻2014-2016年房价上涨的行情,是不是意味着,青岛也有机会?关于青岛楼市接下来的走势,有三个猜想跟大家分享。
排名前列个猜想,楼市预期向好。
去年,青岛楼市虽然不算惊艳,但也算得上惊喜。特别是年底翘尾的行情,让人们看到了楼市的“韧性”。从成交来看,去年楼市改善需求爆发,高端住宅呈现出了升温现象。而今年,青岛的土地市场仍在有序供应,这对于供给端是利好消息。虽然目前青岛的库存压力不小,但房企依然积极拿地,也说明了对市场的乐观预期。
第二个猜想,板块价值差异愈加明显,滞销板块将更为艰难。
2020年各版块的表现,将成为今年购房者的重要参考。
东李、新都心、浮山后等热点板块的存量已经开始捉襟见肘了。去年改善需求集中释放,使得这几个板块妥妥成了“香饽饽”,清库存速度肉眼可见。
不过,老四方2021年的热度会进一步提升。中海寰宇时代、保利时代、先进北岭项目、中国铁建中心等几大新盘将带来不少供应量,有卖点、有品牌,预计将成为2021年主城新房市场的中流砥柱。
而即墨、胶州今年的市场依然比较严峻。从去化周期来看,即墨32个月,胶州30个月,可售货量太大,新增客户缓慢,只能是艰难“自救”了。
城阳比较值得期待,今年新机场的搬迁对于城阳来说是个契机。共有产权对城阳去库存的效果是显著的,目前城阳的去化压力是全市最小,很多项目都进入尾盘阶段了。年初,城阳划入主城区的声音不绝于耳,也带来了不少关注。
相对于其他板块而言,西海岸的楼盘有着相当高的性价比。去年,西海岸依旧是青岛供销两端的“一把手”,市场表现非常活跃,新房销售量夺人眼球。今年依旧是扛起青岛新房成交的主流板块。
第三个猜想,青岛房价上涨“无迹可循”,平稳是大趋势
就房价而言,2021年青岛房价将继续保持稳定。一方面青岛无论是新房还是二手房,都在持续放量,供应充足。另一方面,在“三道红线”的约束下,房企为了降低负债,只能依赖销售回款,这意味着“以价换量”的模式将成为常态,同样有利于维持房价平稳。
换句话说,青岛短期内没有房价上涨的“支撑”。
这么说并非要唱空青岛楼市。
房价上涨的原因归根结底一是因为有钱,二是因为有需求。钱从哪儿来?这个问题就体现出了城市的吸金能力。
虽然早在2016年青岛就进入了全国GDP“万亿俱乐部”,但近几年,在经济增长方面,青岛与其他一些新晋城市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去年人民日报也曾发文评价过这一现象。
而人才吸引力与城市吸金能力是成正比的。虽然青岛不断加码人才政策的深度与广度,有亮点也有突破,特别是对于周边城市来说,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但政策产的“蜜”需要时间酝酿,反馈到楼市上更是有一段“滞后期”。所以青岛接下来,还要经历一段横盘期。
对于购房人来说,一定要冷静,不要拿北京上海的模板套到青岛楼市,不要认为别的城市楼市滚烫,青岛的牛市就会随之而来。说真的,这一轮上涨的行情,青岛恐怕复制不来。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