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万科的降档之路,还能走多远?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6月30日的股东大会上,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两度道歉。
一次是关于股价低迷,一次是关于服务上的瑕疵。
很难得见到万科的管理层把姿态放低,但是这次不一样,因为大股东深圳地铁的董事长辛杰在现场被股东们诘问。
深圳地铁持股比例高达29.38%,是万科特别的大股东。虽然一再声明不会干预万科的自主经营,但是摆明希望、表达关切是大股东的基本权利。辛杰回应股东们的话一如既往的滴水不漏,却期望殷殷:深铁和万科是一家人,我们相信在郁亮主席的带领下,万科一定会越来越好,深圳地铁会长期持有万科股票。
业绩不理想,大股东说场面话,那是给万科管理层面子,郁亮就不能再用固定的程式说辞了。
往常的固定说辞是:万科要经营好基本面,市场出现变化不可控,万科就做好农民种好地。意思是我们只管做好自己,谁也别逼我,逼我也没用。
但是今朝不比往昔,大股东笑眯眯的在现场坐着呢,谁都知道,资本不止会笑,也会翻脸。
对于股价低迷,郁亮承认主观上有责任,而且表示应该在行动上回应股东的关切。
对于股东们指出万科在服务上、退定金上的瑕疵,希望万科管理层更加重视经营指标以外的软性指标,郁亮表示工作没做好,不好意思。
道歉不只是因为大股东在场,万科自己的底气也不足。
三巨头里,降档的万科
近几年,碧桂园、恒大、万科被称作地产界的三巨头。从体量而言,这哥仨一直遥遥先进。
看2021年上半年的排行榜,三巨头昂首挺胸傲立前排。但是细看之下,会发现万科落伍的姿态明显。
全口径销售额上三巨头的差距还不明显,但是在权益销售规模上,差距已经大到不容忽视的地步。
连续三年,万科与其他两巨头的权益差异都在千亿左右。
反倒是万科与保利、融创、中海的上半年权益销售额分别为2306亿、2052亿、2006亿、1919亿,基本处于同一梯队。
同样是这三年,万科与身后三位追赶者的距离越来越小。
从权益数据上说,万科与碧桂园、恒大组成三巨头有点尴尬,与保利、融创、中海组成四小龙倒是更合适。
从地位无可撼动的行业老大到三巨头,再到第二梯队的四小龙,万科只用了十年。
如果再再细究,形势更不乐观:今年五、六两个月,融创的权益销售额已经超过万科,中海在六月超过万科,而保利,四、六两个月以微弱劣势输给万科,但是在五月则超过。
万科在权益销售额上的微弱优势能否保持到年底,是有悬念的。
说万科管理层高傲的头被业绩强按了下来,也不是没有道理。
在青岛,万科名落银丰外
青岛的情况也不好,同样在6月30日,克而瑞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青岛房地产销售榜中,万科位列第11,跌出前十。
把万科挤出前十的,是银丰地产,这家来自济南的开发企业,上半年全国房地产企业排名在150名之外。
三年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万科在青岛排名第5,2020年上半年第8,2021年上半年第11。
一年一个台阶,滑出十名开外。
关于下滑的原因,有人说是高管轮换。
为了培养干部综合能力,打破组织固化,万科的干部有轮换机制,具体到城市总这个级别,轮岗期限为两到三年,近年来通常是两年。
有媒体指出,城市高管轮换机制的缺点显而易见:普通高层住宅项目,拿地到交付的周期通常在30到36个月,换一个城市总的概率很大,凑巧的话,可能经历三任城市总。
以青岛万科新都会为例,刘育民任城市总的时候拿地启动,2019年上半年其调离,曹江巍接任后负责建设和销售,然后于2021年上半年调离,张强继续接手后期的收尾和交付。
交接频繁,必然会带来对接、主诉、风格、人脉的转换。转换是有成本的,有时候,甚至会给项目带来很大的困扰,进而影响到顺利度和美誉度。
也因此,近年来,和排名一起下滑明显的,是万科的口碑。
在诚信降档的路上愈行愈远
早期的万科,在青岛的口碑还是不错的,行业老大的名声,并非浪得虚名。从理念到规范,说是打开了青岛楼市的眼界并不为过,而从质量到规范,不说是岛城市民的置业优选,至少也是前三甲。
但是近几年,在青岛市民眼里,万科不再是那个万科了。
倒不是说开发企业不能犯错,而是有些错误,犯一次就掉一个档次。
来看看设计缺陷用违建弥补问题。
李沧万科生态城澜庭小区因为违建问题,被城管张贴了拆除通知书,但是业主也很委屈:走廊和天井为全开放式,业主进入室内后雨、雪、风会自由进入室内,全开放式的室内走廊和天井导致存在严重的人身安全隐患。而且,澜庭项目的销售人员,在销售环节曾承诺“2C户型入户门以内的全开放式天井为可变空间,业主可自由进行改造”;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户型当时的销售价格居然高于其他户型的价格。销售时万科地产还把2C户型的全开放式天井做成了样板间,规划为书房,并在当时的销售宣传彩页上进行宣传。
青岛市住房城乡建设局、李沧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的判定是:澜庭小区的房屋设计存在严重缺陷。
有严重缺陷,就应该改正,而不是用一个错误来弥补另一个错误。犯错不怕,怕的是掩盖和蒙混,这样既不诚信,也失担当。而且,不诚信只有零次和无数次之分,犯过一次,就会有很多次。
诚信降档,后果很严重,因为在以后的日子里,交际成本会显著上升。作为一个销售企业,交际成本虽然无形,但是影响是实实在在的。
再来看看拆墙补面积,青岛万科被两级法院判定有违诚信的事。
交付的房屋面积和约定不符,就把墙拆了,但是户型又不对了,这样奇葩的事情,就在万科生态城项目上演了。更奇葩的是,万科并不觉得理亏,直到对簿公堂,两级法院均判定万科公司违背诚实信用原则,才算盖棺论定。
这是裁判文书网上公布的案例。
白纸黑字不作数,那要合同干嘛?继诚信降档之后,万科这是要挑战法治秩序了吗?
作为头部房企,还是应该约束一下自己的行为,不说善待业主,起码要尊重法治吧?这是最基本的要求。
何况,那些曾经的辉煌与美誉,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
不然,我们都会觉得可惜,还有难过。
其实,青岛的房地产市场即便发展到今天,也还是需要早年间那样的万科,诚信,有范,眼界远,把楼市的气质带一带,上个台阶。
真心希望,青岛万科能找回昔日的荣光!
文/楼外楼
来源:楼策千里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