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伤一目了然 填“坑”相当费劲 青特西海岸首作成“鸡肋”

楼市曝一曝 2021-07-09 18:06:25
用手机看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青特在西海岸排名前列个项目“青特星悦”开盘了!

青特在西海岸排名前列个项目“青特星悦”开盘了!

没有其他项目首开那种声势,可能只是一些前期有意向的业主接到了通知,倒是一些自媒体自发报道了这个消息,盘开的低调,数据也有些寂寞,据某媒体透露,青特星悦首批64套房子只卖了6成大概40套,被附近某竞品近期卖光300套的首开业绩碾压成渣。要知道,星悦拿地已经一年,动工超过半年,4月份还因为违规收筹冻结客户资金被曝光,也就是说,青特星悦用了至少两三个月来蓄客,结果也只敢拿出64套来首开,事实证明,能卖多少,开发商最有数,连青特都信心不足,星悦这个项目真的让人一言难尽。

青特是近年来颇有些战力的城阳系本土派的代表,2018年之前,起码在城阳楼市的口碑,特别名列前茅。根据地稳了,也要拓展以求突破。有了城阳市场的锤炼,青特近几年的上进心挺强。在白沙湾做高端,去新都心拿地王,青特星悦也算是个具有战略意义的西海岸首作,但这个首作从拿地开始就有些尴尬。规划指标天然带着硬伤,人才公寓与回迁房性质相近的养老公寓占去一半,拉高了商品房部分的成本,也增加了项目品质被市场接受的难度。以首作出效果的角度,这个地块绝非理想,但青特依然吃下这个地块,也许打着剑走偏锋的念头,把大家不看好的复合社区做好,岂不更能扬名立万。

想法是好的,可地拿下了,麻烦并没完。看到项目规划,地块北侧齐长城花园的居民不干了。为什么?项目高层楼座离人家太近了。30多米的距离,五六楼的多层前面竖起50米左右的高层,采光通风怎能达标?这个“官司”甚至打到了行风在线,直接“逼”着青特改规划,比如靠近齐长城花园的两个楼座从18层改到了16层,楼座也往里收缩了一下,把与北面多层的距离加到了“接近50米(青特的说法)”,但至少在今年2月媒体报道此事时,双方并未达成一致。齐长城相关业主提出的每平补偿2000元的要求最后有没有得到满足,我们也不得而知,但这样的调整给小区居住体验带来了难以弥补的硬伤。

在售楼处的沙盘里,这样的硬伤一目了然。南面两栋18层高层,正北面是两栋16层小高。南高北低,本就增加了采光的难度,因为照顾北面小区居民的采光,压缩了小区自身楼座的楼间距,在售楼座与前面养老公寓的的距离只有27米多。不光如此,这些16层的“小高”因为只有一个步梯,竟然还有北向的空中连廊,这或许是降高后遗症,但连廊在增加公摊,影响采光方面的功效客观存在,人尽皆知。

一个打算露脸的项目,却难以形成与战略企图相匹配的效率和效果,首开40套左右的销量加上青特首开的“省事儿”,星悦似乎已经成为青特在售产品库里的“鸡肋”,地块的局促和周边环境超乎预想的复杂,青特浑身是劲儿亦无从完全施展,那么不如顺其自然。当然,这样一种局面对于这个项目潜在的购房者而言,其实也注定充满纠结。周边配套尚可,项目不多,青特管自己叫孤品。但买了这里,有些瑕疵就得承受忍耐。回迁性质的养老公寓与商品房混杂,居住体验不可预测,反正市面上此类社区和谐共处的例子不多。一共三个商品楼座都在北面,其中两个楼与前楼的间距都只20多米,还比人家矮两层,很多楼层的采光,也许只能在大寒日2小时这样的基准线上徘徊。南面有挡不算,中间户北面也有连廊带来的阴暗,明明是小高层却要享受高层的缺憾,这真是没处说理去。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