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顶是烂尾的开始?青岛国企地铁盘,还能交付吗?
扫描到手机,新闻随时看
扫一扫,用手机看文章
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
来源:楼市TIME/房产君
“封顶只是开始,交房却遥遥无期。”当一座楼盘主体已封顶,工地却安静如初,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封顶后的宁静,难道是烂尾的前奏?东李国企地铁盘——融海启城,将何去何从?
1、
封顶只是“表面工程”?融海启城延期背后的真相
位于东李的融海启城,合同约定在今年底交付,然而最近的进展却让购房者心凉了一大截。开发商终于承认延期至明年8月31日交房,但是却并未给出明确的施工计划、资金安排或是延期补偿方案。
许多购房者几经实地探访,看到施工现场工人寥寥,项目的建设进度几乎停滞,反差极大。这也引发了外界广泛关注——除4号、9号楼外均已封顶的融海启城,为什么在主体结构已建成的情况下停滞不前?
2、
融海启城封顶,背后暗藏“资金玄机”
在房地产业内,有个并不鲜为人知的潜规则:开发商封顶楼盘的最大动力是“提现”,而非“完工”。在楼盘主体结构封顶后,开发商可以通过银行预售监管账户提取大量的预售资金,但如果销售不理想,开发商的资金链便会岌岌可危。融海启城的资金链问题也正是源自于此。
根据2023年底出台的《青岛市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办法》,项目主体结构封顶时,监管资金留存比例为30%。具体到融海启城的情况,它总共612套房源,至今仅售出147套,销量不足四分之一,资金链的紧张是显而易见的。这一现象不仅限于个别项目,背后更是市场整体冷淡与开发商运作困境的折射。
3、
融海启城,是否会步云著后尘?
从全国范围来看,烂尾楼项目多集中在封顶后进入半停工状态。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烂尾楼比例超过3%,而这些项目几乎无一例外都在封顶后出现问题。为什么大部分烂尾楼项目,停工时间点都出现在封顶之后?这是为了确保开发商能在封顶后“合理地”获得银行解冻的监管资金。开发商在主体建成之后,资金往往并未按预期回笼,甚至可能选择“拆东墙补西墙”以维持表面的施工进展。
去年,媒体曾经曝出融海开发的另外一个楼盘——融海云著,同样在封顶后出现烂尾,这次融海启城是否也会成为下一个?无论是开发商的债务问题还是销售困境,业主们的焦虑心情都是可以理解的。即便融海启城有国资背景的青岛智谷源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作为开发主体,但在市场冷淡的大环境下,依然难以摆脱其项目进度的困境。这次延期交付的宣布,未免让人担心,开发商是否也会以“国企背书”逃避应尽的责任?
4、
楼盘交付难题如何解?购房者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烂尾楼盘频发之下,购房者的权益受损问题亟待解决。首先,购房者需要更多的信息透明度,确保开发商在销售过程中公开资金的使用情况以及项目进展,而不是在封顶之后才发现进展缓慢甚至停滞。尤其像融海启城这样的项目,不仅需要与业主公开其资金安排和进展计划,还应该给出明确的交房承诺。
面对封顶即停工的烂尾现象,政府的监管角色尤为重要。以融海启城为例,尽管项目有着国资背景,但其销售情况依旧不佳,拖累了项目进度。如果政府能够更严格地执行预售资金的监管要求,购房者也许能在楼盘建设过程中更早地了解风险,以便提前应对。
声明: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除焦点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焦点立场。